English

《呆是不呆》读后记

1999-02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《呆是不呆》是《绘图新百喻》的再创造,副题就是《新百喻解》;作者还是丁聪先生和陈四益先生。所以书前有《自作郑笺》的序。书中自白:“我试着丢开先前作者的立场而以读者的立场来读这些故事,写下读后的一些感想。这些感想,有些是先前写作时就有的意象,有些则完全是重读时想到的另外一些意思。所以,与其说是故事的讲解,不如说是题外的发挥。”这是十分平实的。没有丝毫矜夸,也就没有丝毫时下风行的广告气。

这是我敬重丁聪先生和陈四益先生的地方。不与流俗为伍,而葆有自己,“声发自心,朕归于我。”这虽是人之为人的第一步,是起码的表现;却又是人之为人的完成的一步,是名副其实的标志。这是颇不容易做到的。恰如书中《荐贤——找木偶》一则所寓言,人“没有一点血性——只是一具无生命的木偶”而已。或者就是一个人生的戏子,“做戏的虚无党”,由人耍把戏的猴子罢了。

我喜欢《绘图新百喻》,曾一读再读,钦羡之余,写了一则短文,说:“丁聪先生画的,陈四益先生写的,不是宗教主义,不是传统经典,而是针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……丁、陈二先生不信邪,不怕鬼,不怕人言,不随风转舵……。”现在,这本《呆是不呆——新百喻解》出版了,我又重头到尾拜读了再拜读,很高兴事隔六年,解是新解,道却一贯,陈先生没有变。——在这社会转型的关头,风来风去,潮起潮落,下海上岸,下岗转岗,“一天等于二十年”,一年跨出一世纪的新旧交攻的时候,“吾道一以贯之”,谈何容易。

然而,“臻于至善”的话是有的,而且很古,臻于至善的事却绝无。人也这样,文也这样。于是人往高处走,时时求变,变得愈近于善。因之变又是通则,或变好,或变坏,自然而然。这就是天性,就是“道法自然”,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大凡所谓不变,不是昏话,就是谎话,这也是书中《前后——呆是不呆》那则杂文所寓言的:“呆是不呆,不呆是呆。读者朋友,你说呢?”自然,所谓不变者,未变其不当变;所谓变者,变其当变。庶几不悖于形式逻辑。

是的,这是真的,《呆是不呆》对于《新百喻》,不变之中又有大变。不变的是那文化的根本内涵,即反“三纲六纪”的内容,和那关注人事的批评精神;而大变的,是化古为今。

这化古为今,固然首先在语言。《新百喻》用的是“‘聊斋体’的文言”,也即“浅近的文言”,“解”却用的是白话。但根本上都不在语言,而在“解”写的是今人今事,或者说直指今人今事,把原先披上的古衣裳脱下来了,把原先所设的譬喻化解了。

其实,两相对照,十分明显,《呆是不呆》完全是新的创造,每一篇都是新的杂文,并不依附于《新百喻》。说两者相得益彰固可,说两者各有千秋尤可。

这是陈先生高明的地方。他的杂文,多有创新,尤其在形式上。如“唐诗别解”,如“诗画话”,如“新百喻”,不但是他的专利,而且已成为他的名牌,这回虽说是“解”,却又不成其为“解”,也就是一种创新。

而且,依我读书的心得,《呆是不呆》多属上乘杂文,做杂文也不易,已是老话,而杂文的上乘之作十分难得,则是我的经验。我之所谓上乘,除思想、意义、文采不言而喻之外,乃在全篇中是不是有“炼话”,也即警句,也即隽语。它极精炼地概括出一种人生经验,人之常情,普通的道理,卓异的见识。对人事一语中的,一针见血,令读者突然惊悟,拍案叫绝,久久不忘。

现在是杂文的时代,当杂文销声匿迹,好坏另作别论,人是真的解放了;也就不再有“呆是不呆,不呆是呆”的话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